說到貴州黔東南的特色美食,您也許能馬上報出什么凱里酸湯魚、蕨菜炒臘肉。如果您想口味重一點,那里還有牛羊癟、腌湯這一類,稍顯小眾的美味。當然,如果您口味不是一般的重的話,你完全可以去挑戰一下,侗鄉“奇幻”美食——酸湯香辣蝌蚪。
(點擊觀看完整視頻)
稻魚蛙生態餐廳廚師 石露昌:目前主要是兩種做法,做農家酸湯和香辣的,拿來做酸湯做香辣口感比較細嫩,比較滑嫩,如果拿來干炒的會爛做成湯它的原味還在,原生態的味道還在里面,來吃幾乎都是本地的,還有一些貴陽的黔東南各個縣城的都喜歡吃這個味道。
在黎平縣壩寨鄉的稻魚蛙養殖基地
侗族村民吳凱正在田間捕捉蝌蚪
現在正是吃蝌蚪的季節
他每天都會將基地里新鮮的蝌蚪
送往縣城的餐館
每天要賣五十斤的蝌蚪
稻魚蛙生態養殖基地負責人 吳凱:在我們飯店來講,每年的銷售量在兩千斤這樣,上餐桌。
吳凱告訴記者,由于以前資源匱乏,侗族群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,田里除了有稻谷、稻魚,田里的蝌蚪也被搬上了侗家人的餐桌。
稻魚蛙生態養殖基地負責人 吳凱: 我們還很小很小的時候,小時候老人家都沒有肉吃,這個蝌蚪,又好吃又下飯,我們還小,兩三歲的時候都吃了,因為我們侗家特別喜歡吃這個蝌蚪,從小都開始吃了。
吳凱說,最早能吃到這道蝌蚪大餐的人,基本上都是當地村民。因為侗家人熱情好客,有好吃的,自然不會藏著掖著自己吃獨食,于是,酸湯香辣蝌蚪這道美食,通過親朋好友的一傳十、十傳百,弄得十里八鄉都知道了。甚至還被網友拍成了短視頻,上傳到了網絡上。
吳凱還特意說明,這些蝌蚪都是人工養殖而來的,并不是野生蛙類的幼崽,一是沒有違反保護野生動物的政策方針,二是,原材料來源安全清晰,可以放心食用。不管是酸湯蝌蚪,還是香辣蝌蚪。廚師們都會先把蝌蚪內臟取出,簡單清洗,同時最大程度地保留蝌蚪的原汁原味。
稻魚蛙生態餐廳廚師 石露昌:有些女孩子不敢吃,有些外地客不敢吃,怕身體有什么不良反應,有的人覺得很恐怖,有的人覺得很怕。
石露昌說,他們餐館每天有10斤新鮮蝌蚪食材,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狀態。
有些顧客是專門來吃蝌蚪,也有些顧客出于好奇,想嘗嘗蝌蚪的味道。另外,對于網友們普遍關心的,食用蝌蚪究竟對身體有沒有不良影響。
從小就吃蝌蚪的吳凱說,他的長輩從小就開始吃蝌蚪了。對身體非但沒有不良影響,而且食用蝌蚪,還有清熱降火的效果。
稻魚蛙生態養殖基地負責人 吳凱:蝌蚪主要是吃泥巴里面的營養成分主要也是降火的,吃點蝌蚪下點韭菜清熱又解毒對身體蠻好的。
而如今黎平縣的養殖蝌蚪,不僅滿足了大家的“口!,更帶動當地鄉村的經濟發展,為村民增收致富闖了一條新路。
·請注意語言文明,尊重網絡道德,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。
·長沙社區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。